昨天跟左膠說有台灣人為了吃免費的鮭魚跑去改名 ,不要說他覺得很誇張(他說戶政人員應該向業者索賠, 果然是左膠), 我也覺得 『有必要嗎? 』(鮭魚污染多又不好吃)
(突然想到以前朋友開店請的服務生連鮭魚都不會唸, 唸成《蛙》魚☺️三明治)
只能說台灣是平行世界,在歐美各國還為疫苗跟變種病毒擔憂的時刻(而且巴黎人今天都在等第一總理宣布要不要三度封城),能為了貪便宜吃免費鮭魚去改名其實也是種幸福?
話說, 在台灣改名真的很簡單(不過 #原住民朋友應該有話要說),大家好像也都不擔心改名之後的行政問題?
法國女人則是喜歡改姓, 結一次婚就改一次。她們不是《冠》夫姓,而是跟日本一樣直接拿掉娘家的姓改成夫姓,婚後去行政單位辦事,如果沒有特別聲明,辦事人員也會照他的理所當然,直接幫你改成丈夫的姓。(為什麼不是改成妻子的姓? 法國人你們的女權走到哪裡去了?)
(補充: 事實上2011年法令修改, 換夫姓不再是必要. l’arrêté de juillet 2011 : « Le mariage est sans effet sur le nom des époux qui continuent d’avoir chacun pour seul nom officiel celui qui résulte de leur acte de naissance ». Ainsi, les femmes ne sont plus obligées de prendre le nom de leur mari. )
但法國人還是喜歡傳統...也因為結婚後會被改姓,上次總統大選時很多人都不能投票, 因為忘了去選委會修改名字,造成選民的名單與身分證不符的狀況。
至於改名,法國在2016年左右修改法規,改名程序變得比較容易。但還是需要去市政單位繳交一堆資料才可以,如果沒有有力的理由, 還有可能被拒絕。
我記得戶政單位有權決定要不要接受父母幫新生兒取的名字, 幾年前有對父母想把女兒取名fraise草莓,結果被拒絕(clementine橘子為什麼就可以?) 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寬容一些?(因為我很愛吃蝦,左膠曾說如果我們有女兒,要幫她取名🍤 crevette)
圖片是網路抓的,2020年法國新生兒最多人取的名字(一個班上會有好幾個Louise、Emma,我們村子就有一對一對的Jaqueline、Daniel、 Patrice...很惱人)。每年都會有該年的流行趨勢, 也所以從法國人的名字可以猜出他大概的年紀。 以前在法文系教書的時候,學生都需要取個法國名字。 後來帶學生到法國遊學, 法國人一看學生的名字都會啞然失笑:『為什麼取阿嬤阿公的名字?』 像Leonie、Yvette、 Yolande...
法國有部電影叫做『PRENOM名字』,劇情大致是一個人想把他兒子的名字取為Adolphe (希特勒的名字), 然後展開一連串的辯論。 很有趣,推薦給大家!
---
對了,法國人還喜歡『縮讀』名字:Sébastien ➡️ Seb, Raphaël ➡️ Raph, Béatrice ➡️ Béa, Christian ➡️ Chris, Emmanuel ➡️ Manu, Samuel ➡️sam, Dominique ➡️ dom...